青海省海東市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PPP項目9日舉辦了簽約儀式。該項目采用“建設—運營—移交”的PPP模式運作,將發揮政府公共機構和社會機構各自的優勢,為公眾提供高效的污水處理服務。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海東市委常委、副市長羅保衛在簽約儀式上說,該項目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并按照相關的規范操作要求,依法合規推進的重點項目,也是青海省第一個規范運作的PPP項目,力爭做成青海省PPP示范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2.1億元(人民幣),近期(2020年)工程規模為4萬立方米/日,遠期(2030年)規劃污水處理規模為10萬立方米/日。由海東市人民政府授權樂都區環保局作為政府出資代表,與通過采購選取的社會資本共同組建項目公司。海東市人民政府授予項目公司特許經營權,項目公司負責融資、投資、建設、運營、維護樂都區污水處理廠,至特許經營期滿向政府無償移交全部項目設施并保證正常運行。
羅保衛表示,利用社會資本為本項目引進資金、專業技術和管理,將有效推進海東市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進程。同時,社會資本參與本項目還能推動污水處理廠在設計、施工、運營管理等方面的革新,提高樂都區污水處理效率。
據了解,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開發布了一批PPP推薦項目,其中青海省共有61個項目,范圍涵蓋水利、交通設施、市政設施、生態環境等領域。
來源: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發布時間:2015-06-10 1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