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因河而盛、依水而興,良好的水環境是東莞血脈維系之本。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進,東莞城市水生態環境也積累了一些深層次矛盾,出現水污染、城市內澇等問題,讓這座城市堅定地“鐵腕治水”,打造人水和諧、人水相親的水生態文明城市。
為實現這一目標,東莞正不斷加快科學治水的步伐。筆者了解到,自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以來,東莞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意識,通過制度建設、工程建設、生態體系建設、水安全體系建設等措施扎實推進創建工作,取得諸多顯著成效。
在第二十五屆“世界水日”到來之際,東莞又印發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推進城市的規劃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既減輕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干擾,也能顯著增強城市防洪抗澇能力。
開展海綿城市試點示范區建設
汛期將至,城市內澇是東莞市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打造“海綿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為推進東莞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東莞在積極申報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的基礎上,參照部分已成功申報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的經驗,選取了位于中心城區的黃沙河流域作為東莞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的示范區域。
據東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東莞啟動編制黃沙河流域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示范區實施方案,預計今年4月份可出臺實施。實施方案出臺后,將作為東莞全面統籌推進黃沙河流域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性文件。
“黃沙河海綿城市試點示范區建設包括‘蓄、滲、滯、凈、用、排’等工程措施。”上述負責人表示,主要建設內容涉及黃沙河干流及其支次河涌整治、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截污管網建設、易澇點整治和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改造與新建等方面。
據了解,為推進海綿城市試點項目建設,位于示范區范圍的東城街道辦于2016年率先啟動了黃沙河流域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黃沙河東城段河道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該工程可研控制總投資約4.54億元,共整治河涌長度9.48km,力爭今年內動工建設。
啟動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編制
目前,東莞已經根據國家和省對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和部分國家海綿試點城市建設的經驗,出臺《意見》,明確了東莞建設海綿城市的總體要求、建設任務、主要舉措以及部門分工,用以指導全市各鎮街(園區)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
根據《意見》,東莞將鼓勵新建小區和公共建筑采用綠色屋頂、雨水花園、透水鋪裝等技術措施,實現對雨水的自然滲透、自然積存、自然凈化。結合小區綠化和景觀水體,建設下沉式綠地、雨水濕地和蓄水池,雨時發揮調蓄、旱時發揮綠化灌溉功能。
此外,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技術規范標準,東莞擬于近期出臺《東莞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試行)》和《東莞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低影響開發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標準圖集(試行)》,用于指導東莞海綿城市相關規劃編制和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管理和后評估工作。
筆者了解到,為加強海綿城市建設規劃引領,東莞今年啟動了東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由市水務局協助市規劃局開展規劃編制,并爭取于今年內完成規劃成果報批。
項目計劃總投資58.67億元
東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計劃以建設黃沙河流域海綿城市試點示范區為抓手,找準東莞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合適路徑和可行辦法,帶動東莞各鎮街(園區)順利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打造“極具東莞特色”的海綿城市建設模式。
根據已編制的《黃沙河流域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示范區實施方案》,東莞計劃于2017年至2025年在黃沙河片區內規劃新建海綿城市項目及對已建項目進行海綿化改造合計988個,總投資約58.67億元,分兩期實施。
可以預見,在這樣的努力與實踐中,東莞市民在感受到這座“世界工廠”在加速發展的同時,依然能有“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情懷,感受得到人水和諧的美麗東莞。
來源: 南方日報
發布時間:2017-03-27 16: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