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繆長喜認為,上海雖然水資源總量較為豐富,但水質型缺水問題嚴重,建議科學利用城市雨水,打造“海綿城市”。日前,職能部門答復稱,上海正在擬定“海綿城市”建設行動計劃,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關鍵技術研究。
加強海綿城市建設
“海綿城市”是一個新概念,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市人大代表繆長喜認為,上海雖然水資源總量較為豐富,但水質型缺水問題嚴重,建議科學利用城市雨水,打造“海綿城市”。日前,職能部門答復稱,上海正在擬定“海綿城市”建設行動計劃,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關鍵技術研究。目前,一些生態排水開發技術已在世博園區、虹橋商務區等建設中進行示范應用。
繆長喜說,上海可以借鑒國內外城市的經驗,選擇適合本地實際情況的雨水利用方案。“比如利用道路隔離帶收集雨水。”隔離帶不再采用有臺階的水泥道,而是采用比城市道路低幾厘米的綠化帶,綠化帶種植灌木花草,把常用的下水道格柵設置在灌木花草間。下大雨時,雨水通過植物的吸收凈化和填料的過濾吸附,滲入周圍土壤。過量的雨水,排入蓄水池,進入市政管網,作為干旱天氣時對植物或景觀的補水。他還建議,建設吸水“海綿”路。路面采用透水性材料,路面以下是特殊處理過的沙石層,這樣多空隙的結構可使雨水迅速滲到地下泥土。
對此,承辦部門表示認同。“基于這一要求,本市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市建設管理委表示,“海綿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通過實施蓄、滯、滲、凈、用、排等一系列綜合手段共同實現。具體措施包括透水鋪裝、屋面綠化、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設施、雨水濕地、滲透塘、滲井、儲蓄池等。據悉,本市相關部門組織編制、研究制定的《上海市排水內澇防治規劃》等,開發了下凹式綠地、淺層蓄滲、土地毛管滲濾和高架道路生態排水等多項低影響開發技術,并在上海世博園區、虹橋商務區、迪士尼工程、炮臺灣濕地森林公園、浦東利用河道水建立林帶灌溉網絡等建設中進行了示范應用,為“海綿城市”建設奠定了深厚的工作基礎。
目前,市水務局正在積極開展《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涉水專題研究》,擬結合水系規劃和城市排水除澇規劃,充分增加海綿城市蓄排水能力、調水能力及管理和建設的要求,分類、分區提出河面率和徑流控制指標與目標,并提出政策配套等要求。
市建設管理委表示,近期正會同相關部門,一起研究構建本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框架體系,擬定本市“海綿城市”建設行動計劃,因地制宜地確立本市“海綿城市”發展思路。
來源:給排水設計師
發布時間:2015-09-15 16: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