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為“2014年杭州優秀民間河長”的詹國榮,今年又接到了新的任務:被江干區聘任為2015年的“民間河長”,負責協助、監管打通杭州北石港橋與同協河之間的“斷頭河”。
今天,杭州江干區舉辦“3·22”世界水日宣傳暨“五水共治·全民參與”民間河長聘任儀式活動。據了解,活動由江干區治水辦、采荷街道、區城管局、團區委共同舉辦,共聘任11名民間河長協助與監督治水,給11條黑臭河“摘帽”。
實施治水項目126個
2014年,江干區在治水工作上給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轄區排污口累計清除達400個,完成年度任務的110%。在完成五大工程共129個項目的基礎上,還新增完成項目21個,超出年度計劃的16%。
那么,2015年江干區的治水工作將如何展開?記者了解到,今年江干區將實施河道設施改善、截污納管、市政設施維護提升、河道建設等治水項目126個。
其中,將用6個月,全面完成和睦港流域(江干段)綜合治理各項任務,實現和睦港生活污水和生產性污水零排放,兩年的任務半年基本完成。
同時,還將實施截污納管項目100個,筧橋泵站、紅普泵站、和睦泵站、丁橋泵站等大型污水泵站和艮山路、同協路兩大污水收集系統全部建成并啟用。
第三方介入為“河流健康”打分
治水工作要如何監管一直是杭州治水的重要環節。據了解,江干區除了聘請“民間河長”,還請第三方介入為“河流健康”打分。
綠色浙江秘書長忻浩告訴記者,綠色浙江作為社會環保公益組織,在江干區11條黑臭河都設立了觀察點,環境觀察員每個月都會根據河流形態、水質狀況、河道保潔、水生生物、周邊設施等五大類17項指標進行打分。
同時,市民如果看到河流有亂排污水、亂扔垃圾等現象,還可以通過“環境觀察”手機應用,實時舉報。
事實上,江干區在今年的區委九屆65次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杭州市首個治水問責辦法——《江干區“五水共治”工作問責暫行辦法》。這清晰地釋放出一個信息:2015年開始,不治水、治不好水就得擔責。
據悉,問責辦法明確兩大對象:負有領導和管理職責的各街道、區直屬各單位干部和工作人員。
來源: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